证券日报头版:稳增长政策措施将继续加力加料
吴 珊
最近一周,证券央行、日报证监会、头版银保监会、稳增工信部、长政策措农业农村部等部门陆续表态,继续加力加料释放加强统筹协调、证券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日报研究储备接续措施的头版积极信号。
围绕“稳增长”出台的稳增政策措施,既有应对短期问题的长政策措,也有着眼长远发展规划的继续加力加料。政策红利充分释放需要合理的证券进程和节奏,不能一蹴而就。日报对此,头版我们要保持定力和耐心。
2022年,虽然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稳”,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但超预期因素的叠加也让接下来的“爬坡过坎”难度加大。
针对当前形势变化,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一系列政策举措,协同发力、远近兼顾,护航经济趋稳前行。不过,当降准以“克制”姿势落地,央行保持流动性“不缺不溢”的态度,又让部分人开始担忧下一阶段政策“释放”空间。
其实,宏观经济工具箱的储备是充足的,在适当的时机也必然会“开得更大”。4月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提到,“保持政策举措连续性、稳定性”“花更大气力研究新政策、做好新预案,监管政策靠前发力,适时加力”;4月19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抓好近期各项金融政策的落地工作,加大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支持,保障物流畅通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同日,工信部表示,“抓紧抓实推动政策落地”“研究储备一些工业稳增长的接续政策措施”……
不难发现,各部门不仅强调稳增长政策要扎实落地,而且透露出储备、接续政策也很充分、将会及时到位。
目前,稳增长政策效果还在逐步释放中,二季度稳增长有底气、有后劲。一方面,要坚定预期,用活、用足、用好相关政策,破解难点、打通堵点,推进政策落地见效;另一方面,储备性政策工具要超前准备,保持前瞻性,并制定完善各类预案,以应对不确定情况。特别是国内外不利因素仍未消退,需要储备政策动态调整提高张力,应变、求变,构建“稳定器”,持续增强透明度,营造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中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但同时,我们也有主动积极的应对态度、多方协力的有效措施。综合来看,政策实效“稳”可预期,“进”有后劲。
(责任编辑:知识)
- 美国“猎户座”飞船抵达月球 发回“蓝色小圆点”照片
- 机构评4月非农:乐观的就业数据,或证明美联储仍走在正确的利率道路上
- “隐瞒不报境外存款” 国开行原副行长何兴祥被公诉涉嫌四宗罪
- 百果园要上市了?投资孵化版图浮出水面
- 快讯:指数午后集体回暖沪指涨0.3% 新能源赛道股集体上行
- “强制加班”言论道歉后,中青宝董事长辞职,28岁儿子接任
- 万亿GDP城市一季报:福州增速领跑,武汉投资强劲,新动能成多地经济韧性“增强器”
- 住房贷款利率回落!央行最新数据:房地产开发贷款环比多增,消费贷款利率大幅下降
- 华尔街投行裁员潮起:IPO与融资服务不景气“酿苦果” 创建ESG基金成新出路
- 华夏幸福“渡劫”:当王文学重谈理想
- 中汇集团绩后获多家大行一致看好 华泰证券最高看至7港元
- 多款游戏添加“腾讯天游”运营主体,腾讯:不影响实际运营
- 青藏集团公司畅通运输通道 全力保供冬季电煤运输
- Luna基金会成比特币第二大企业持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