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全国首座考古学科博物馆,为何引人关注?
全国首座考古学科博物馆,人民日报人关为何引人关注?评论丨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全国听众朋友们,首座晚上好。考古
陕西考古博物馆近日在西安正式建成,学科将于今年4月28日至7月31日对外试行开放。博物包含考古博物馆、何引考古研究中心、人民日报人关科技保护中心、评论综合管理中心和公众考古中心的全国“一馆四中心”格局,助力打通从考古发掘到保护、首座研究、考古阐释、学科展示、博物传播的学科全链条。有考古学家表示:这“再次迎来中国考古的‘陕西时刻’,也预示将要开启世界考古的‘中国时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座引人瞩目的博物馆。
4月16日拍摄的陕西考古博物馆外景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栩栩如生的秦兵马俑威严肃立,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一大一小青铜牺尊萌态可掬,颜真卿书丹的《罗婉顺墓志》笔法遒劲浑厚、气势磅礴,科学复原后的李倕凤冠尽显精美华丽……这些珍贵的文物集中亮相,无疑将给观众带来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陕西考古博物馆展陈的4218组5215件文物中,90%以上都是首次公开对公众展出。石峁遗址、杨官寨遗址、芦山峁遗址、梁代村遗址……这些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考古发掘项目也将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内首次大规模、成系统向外展示。扎堆呈现、精彩纷呈的“明星”文物,不仅对考古爱好者来说是一场文化盛宴,也足以让普通观众大饱眼福。
作为全国首座考古学科博物馆,精美的文物只是陕西考古博物馆的主角之一。蒲城元代壁画墓、有“西周第一豪车”之称的贺家庄车马坑遗存,被直接打包搬入博物馆的展厅,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文物保护的最新理念和成果;考古现场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等比例缩小后的剖面模型,让人们直观了解先进技术手段在考古领域的实际应用。陕西考古博物馆在给公众提供了解考古发现进展平台的同时,也搭建起联通公众和考古文保工作的桥梁。以“考古”为主题,将文物与出土背景结合,以考古的视角解读遗址,讲述属于考古和考古人的故事,使公众在走近考古、了解考古的过程中共享遗产保护的成果。
山之有本,方巍峨高耸、雄踞厚土;水之有源,方为雨为露,为泉为渊。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常设展览以中国金石学的开端《考古图》为开篇,勾勒出中国考古学科的演变脉络。以1921年发掘仰韶遗址为起点,中国考古学走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辉煌的学术成就。正是因为中国考古人的筚路蓝缕、发掘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征才能更清晰呈现,为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打下坚实的根基。如今在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加持下,考古和文物成为年轻人的“新宠”,经由考古发掘整理出的历史文物为人们创新创造、奇思妙想开拓出无限空间。
陕西考古博物馆展出的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出土的牺尊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体系布局不断优化,数量增多、质量提高,在文化事业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以来我国平均每2天新增1家博物馆。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5788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达1224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蓬勃发展、日益繁荣的博物馆事业,为人们提供了打开历史传统的钥匙。认识和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待到陕西考古博物馆开放之时,期待每位到场者都能身至心至,从珍贵文物中汲取更多文化养料,用心体察厚重但充满活力的考古学科,带着对历史的敬意瞩望未来。
这正是:公众走近考古,文化盛宴瞩目。
大家晚安。
(文丨康岩)
(责任编辑:综合)
- 实控人被刑拘后,董事长又被立案调查!昊志机电大跌15%,曾涉“叶飞爆料门”
- 中国央行:5月份住户贷款增加2888亿元,同比少增3344亿元
- 宁德时代:已启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布局 2023年将形成基本产业链
- 北京涉酒吧聚集性疫情 暴发性强 涉及面广 人员构成复杂
- 商务部:7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4999亿元 同比增长15.7%
- 圆信永丰范妍:今年光伏、新能源的景气度不断上行 市场对新能源车的需求偏强
- 上汽通用五菱牵手大疆,双方合作首款车即将上市,A00级电动车也开始“内卷”了
- 医药电商平台或将不能直接销售?专家:平台应负更多监管责任
- *ST星星两年虚增营收近47亿元 多名责任人或被终身市场禁入
- 孙广宇已经担任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
- 泰禾集团出让白塘湾项目予兴业信托 交易对价23.53亿元用于抵债
- 土耳其媒体称一架载有4名土耳其公民的直升机在意大利失联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先后在三个重要场合提及这一名词 原因是何?
- 姗姗来迟回应争议童装设计,江南布衣要“想象力”,也要兼顾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