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豆粕减量成农业增效突破口
来源:经济日报
豆粕减量替代对于养殖者节本、经济减量饲料生产者节料、日报全行业增效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豆粕要利用现代动物营养学成果,成农以豆粕减量替代为突破口,业增充分挖掘农业资源,效突使农业提质增效。破口推进豆粕减量替代,经济减量既要改变传统的日报观念,也要将其纳入生态产品价值补偿机制范畴。豆粕
9月以来,成农国际大豆价格出现异动,业增国内豆粕价格再度上涨,效突达到历史高位。破口豆粕价格高速上涨、经济减量供需紧张,使豆粕减量替代成为饲料养殖业颇受关注的议题,温氏、牧原、等龙头企业纷纷积极探索。
从消费结构看,豆粕减量替代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粮食的口粮消费已经达到峰值并呈下降趋势,饲用消费则在持续增加,粮食安全的最突出矛盾表现在饲料粮上。同时,随着养殖规模化水平的提高,畜禽的“口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饲料消耗量近20年来以年均6.9%的速度递增,也增加了饲料粮压力。业内预测,到2030年,饲料粮消费需求还将增加。只有节约和高效使用饲料粮,才能更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从产需格局看,豆粕减量替代有利于保障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养殖业的本质是饲料经动物的过腹转化。在我国,玉米和豆粕是主要的饲料谷物,玉米是能量饲料,豆粕是蛋白饲料。当前,全球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地缘政治风险、极端气候灾害、供应链不畅等多重因素叠加,对国际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我国是动物产品生产大国,饲料原料进口依赖度高。近年来,大豆存在产需缺口,是我国进口最多的农产品,且主要用于加工豆粕和榨油。只有做好豆粕文章,才能保障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由此可见,豆粕减量替代既是应对外部供应不确定性的被动选择,更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作为,对于养殖者节本、饲料生产者节料、全行业增效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办、国办2021年10月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其中一项就是加强饲料粮减量替代。今后要利用现代动物营养学成果,以豆粕减量替代为突破口,充分挖掘农业资源,使农业提质增效。
减少豆粕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动物生长需要蛋白质,主要是为了获取氨基酸。减少豆粕饲用需求,主要通过推广高品质低蛋白日粮技术,以及用其他杂粕替代豆粕,并不会影响肉蛋奶的营养。2018年以来,不少地方和企业已经在进行豆粕减量替代。2021年全国养殖业消耗的饲料中豆粕占比降到15.3%,比2017年下降2.5个百分点,节约豆粕1100万吨,折合大豆1400万吨,相当于1亿亩以上耕地产出。
豆粕减量替代还有更大空间。一方面,减量有动力。饲料养殖企业用什么品种,主要看性价比是否合算、供应是否稳定。今年前8个月,国内豆粕均价每吨比2019年上涨了1400元,带动饲料成本每吨增加200元以上。饲料原料成本的抬升,将会传导至养殖产品价格,也让企业更有积极性推动豆粕减量。另一方面,替代有条件。我国氨基酸工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具有生产全部动物必需氨基酸的能力,产量和产能均全球领先,大部分产品价格都降到了饲料养殖企业可接受的程度。
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一些养殖场户和饲料生产者片面地认为饲料的蛋白含量越高越好,一些地方认为一般耕地只能种粮不能种草。要改变观念,充分挖掘耕地、农闲田、盐碱地、草地等资源潜力,加快建立现代饲草产业体系。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要持续增加优质饲草供给,构建适合中国国情和资源特点的饲料配方结构。增加全株青贮玉米、苜蓿、饲用燕麦等优质饲草供应,引导牛羊养殖场户改变过多依赖精饲料的习惯。
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要将其纳入生态产品价值补偿机制范畴。养殖动物过量摄入的蛋白质会以尿氮或粪氮的形式排出,不仅造成蛋白质浪费,还会增加环保压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采用经济、精准的饲料配方,可以减轻环境承载压力。但是,目前豆粕减量替代其污染减排和温室气体控制的环境效益还没被社会广泛认可,不能兑现为经济效益。纳入生态产品价值补偿机制后,将更能调动养殖企业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综合)
- 科罗拉多州枪击案疑因性别仇恨,拜登:美国必须解决枪支暴力问题
- 农业银行:将加大重大水利工程领域信贷支持和融资模式创新力度
- 大动作,数字人民币产业联盟成立!全国试点拓展到23个地区,央行正面回应市场传闻!
- 日本对风俗业的暧昧,背后藏着什么?
- “长期不用的钱,买这类保险合适!”银行“卖保险”热情高
- 一加10T手机8月发:放弃经典的三段式按键
- 油价“3连降”!加满一箱92号汽油便宜12元
- 大幅加息?!美联储本周或有“大动作”!
- 打压通胀路漫漫!连降三个月后,美国7月职位空缺意外大增
- 水井坊上半年净利降2%,下半年白酒行业预计社会库存增加
- 健民集团半年净利1.98亿增18.7% 拟投2000万成立中医产业公司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江毅被查
- 乐华上市再冲刺,高度依赖王一博!市场规模将超300亿,这一产业红利期来了!
-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迎扩围 政策红利将惠及更多主体